2025年4月27-29日 义乌国际博览中心

语言:中文

展位申请 观众预登记

扫码关注
获取更多展会信息

扫码添加微信
了解展会详情

义乌:改革浪潮中的“换衣”

发布时间:2024-12-20 来源:创始人


义乌改革的历史背景



fi9y25um

早期发展瓶颈

在 21 世纪初,义乌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体制机制方面的瓶颈。当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崛起,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权限范围已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像外汇管理方面,权限的限制使得对外贸易在资金往来等环节不够顺畅,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与风险;外资企业登记上,繁琐的程序以及县级市较低的权限层级,让许多外资企业入驻时面临重重阻碍,延缓了项目落地的速度;企业融资更是难题,义乌的企业大多是中小微规模,本身融资渠道相对较窄,再加上县级市的权限不足,难以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来扩大生产、拓展业务;进出口通关环节也不例外,复杂的手续和相对受限的权限,导致货物通关效率不高,影响了贸易的时效性。这些问题就像一道道枷锁,束缚着义乌进一步发展的脚步,很明显,原有的体制机制已经跟不上义乌快速发展的节奏,改革迫在眉睫,成为了当时义乌继续前行必须要迈出的关键一步。

改革开启节点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针对义乌因超常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体制机制上的不适应状况,曾形象地打过一个比方:小孩子成长太快,而衣服太小,“得给成长快的孩子换上一件大衣服”。正是基于这样的洞察,义乌开启了 “换大衣服” 的改革进程。2006 年 11 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扩大义乌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一举措对义乌实行了扩权,让义乌在经济社会管理等多方面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权限的扩大犹如给义乌注入了一针 “强心剂”。而在 2011 年 3 月 4 日,国务院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这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义乌成为了我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标志着义乌站在了更高的改革起点上,向着更广阔的发展天地迈进,也为后续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打下了坚实基础,开启了义乌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领域大放异彩的序章。

义乌改革的主要内容

b9ai32yr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

义乌的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有着深远且重要的发展脉络。2011 年 3 月 4 日,国务院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这一开创性举措让义乌成为我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自此开启了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探索之旅。

在过去的实践中,义乌首创的 “市场采购” 贸易方式意义重大,它为小商品出口提供了简便高效的制度,解决了多批次、多种类、小批量无票货物出口的难题,并且已经在全国 39 个市场复制推广,成为外贸稳增长的重要举措。

而如今,随着发展的持续推进,新一轮改革拉开帷幕。国务院办公厅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这意味着义乌迎来了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在此轮改革中,义乌将在多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比如进一步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从贸易流程、规则制定等方面不断优化,使其更加契合当下国际贸易的新趋势和新需求;在推动进口贸易创新发展上,义乌将积极探索,改变以往出口强、进口相对薄弱的局面,加大进口商品种类、规模,满足国内市场多元化需求;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功能,利用保税区的政策优势,打造集仓储、加工、贸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入驻合作;推动完善跨境电商规则,鉴于当下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义乌将围绕电商平台建设、数据安全、支付结算、物流配送等环节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则,为跨境电商从业者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通过这些先行先试的举措,义乌着力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加强内外贸一体化标准建设,积极推进 “一带一路” 沿线合作,创新支持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旨在为我国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探索宝贵经验,为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贡献更大力量。

金融领域改革

在金融领域,义乌同样积极进取,不断推进改革步伐。以义乌市资金自由专班推进的自贸区资金自由改革为例,有着多方面涵盖丰富的改革举措。

首先是复制一批对义乌管用的自贸区政策,像 “建立本外币合一账户体系、复制 NRA 账户结汇政策、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 等 7 项举措,通过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快速让义乌金融市场接轨先进模式,提升资金管理与使用的效率,打破一些原有资金流转方面的限制,让企业和市场主体在跨境资金往来等环节更加便捷。

其次是推出一批支撑自贸区的基础性工作,例如 “加大金融招引力度、拓展境外人民币贷款” 等 6 项举措,加大金融招引力度能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入驻,带来丰富的金融产品和专业服务,拓展境外人民币贷款则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尤其是对于有跨境业务拓展需求的企业来说,能有效缓解资金压力,助力业务更好地开展到国际市场。

再者是争取一批需要向上突破的政策,包括 “争取数字货币试点、探索外国人贷款服务” 等 4 项举措,数字货币试点若能落地,将让义乌在数字金融领域走在前列,探索外国人贷款服务更是能满足众多在义乌经商、生活的外籍人士的资金需求,进一步提升义乌作为国际化商贸城市的金融服务包容性。

还有攻克一批现实问题和困难,像 “推动离岸贸易无障碍结算、破解账户冻结问题” 等 3 项举措,解决这些现实痛点,能够保障贸易结算的顺畅,避免企业因账户冻结等问题陷入经营困境,确保市场主体的资金安全和正常运营。

最后是形成一批符合义乌业态的创新举措,比如 “探索新型易货贸易模式、加强数字综保区联动” 等 7 项举措,新型易货贸易模式能为一些有特殊贸易需求或者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提供新的交易思路,加强数字综保区联动则充分发挥数字围网特点,推动银行依托电子交易记录直接办理结汇业务,创新数字质押融资产品,支持 “保税 +” 新业态,为义乌的金融服务注入新活力。

户籍制度改革

义乌户籍制度改革围绕取消 “农业” 与 “非农业” 户口性质划分这一核心,有着清晰明确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在基本原则方面,坚持积极稳妥、科学规划的原则,立足义乌实际情况,规划引领,优先解决存量,适度引导增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预期和选择,避免操之过急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权益的原则,充分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依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让改革成果能惠及全体人民,让大家切实感受到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好处;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充分考量义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以及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制定并落实分类有序的差别化落户政策,确保改革贴合实际;坚持统筹配套、协调推进的原则,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教育、就业、救助、养老、医疗、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让落户人口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主要内容涵盖多个方面,一是建立 “城乡统一” 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 “居民户口”。公安机关不再受理 “农转非”“非转农” 等户口性质变更申请的业务,在换发居民户口簿、制作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开具户口准迁证、户口迁移证等户口证件时,也不再标注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现有居民户口簿不强制统一更换,尊重群众意愿,减轻群众负担。

二是适度调整放宽户口迁移政策,根据义乌城镇化进程、产业发展和城镇人口集聚等需要,结合城镇承载能力,以具有合法稳定住所或合法稳定职业为基本条件,以 “经常居住地登记、人户一致” 为基本原则,对城乡落户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比如在城镇有合法稳定住所(指本人通过购买、赠与、继承、自建等合法途径获得房屋所有权的房屋和限定条件的租赁房屋)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包括无合法稳定住所、无生活来源的未婚子女,下同)、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在城镇有合法稳定职业但无合法稳定住所,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引进人才、投资人员和有突出贡献人员,以及其他有合法稳定职业且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也可以在当地按规定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并且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以按规定申请随同登记常住户口。

此外,还包括完善农村产权制度,落实相关惠农政策以及完善居住证制度等内容,全方位保障户籍制度改革的平稳推进和群众权益。

“三位一体” 改革

义乌围绕 “为农、务农、姓农” 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 “三位一体” 改革,致力于构建更完善的为农服务格局,推动农业全面转型升级。

一是构建农合联,织就农业合作 “一张网”。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是 “三位一体” 改革的核心内容,由供销合作社牵头,把农民组织起来。义乌市顺应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的新需求,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在全省率先构建了市镇两级农合联体系,打造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例如在 2015 年 1 月组建了镇、街道农合联 13 个,共吸收全市众多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单位及个人成员,并且成立了市农合联,依托供销联社机关组建市农合联执行委员会,与供销联社合署办公,同时建立并逐步完善农合联理事会、监事会和执行委员会工作制度,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工作执行机制和监督监管机制,加强了供销社与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农合联成员相互之间的联系、交流与合作,让农合联成为广大农民的贴心人和共同家园。

二是职能调整,打造为农服务综合平台。改革中,义乌市通过职能调整,把涉农部门的为农服务职能与供销社的经营服务职能合二为一,进一步强化供销合作社的为农服务功能和主体地位,使供销社成为全市为农综合服务平台。按照农业生产领域执法、管理、服务 “三段” 分开的思路,整合划转相关部门人员,组建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负责农业公共服务,开展诸如政策调研、春耕备耕、技术指导、农技培训、信息宣传、农产品检测等服务;同时重组市供销社本级的社有资产和债权债务,组建成立供销集团,承担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职能,开展资产管理、农资供应、农产品营销等经营,并按照社企分开原则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面向市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供销联社机关与企业经营分离。

三是整合资产资源,推进生产、供销、信用 “三位一体” 合作服务。义乌充分发挥供销社自身平台、资产资源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优势,全力推进这三大合作服务,不断丰富为农服务内容。在生产合作服务方面,利用基层供销存量资源和基层农合联技术优势,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农资供应、庄稼医院、农技培训、信息技术咨询、农机作业、粮食烘干、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一条龙一站式服务,目前已建成多个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经营性服务 “精细化”,社会化服务 “专业化”,公益性服务 “多样化”;在供销合作服务方面,依托义乌电商云集和物流便捷优势,加强对外合作建平台,发挥内生活力抓自营,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建成义乌市农创园,构建起农产品展销、电商运营、创意研发、农特微商体系于一体的涉农电商产业集群,并且搭建了多个农产品电商平台,吸纳众多本地优质农产品生产主体入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在信用合作服务方面,按照风险可控、便民利民、互助发展的思路,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有效缓解农民融资难问题,在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行业协会内部组建农民资金互助会,目前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已组建了多家资金互助会,筹集了一定规模的入会资金,累计发放了大量互助借款贷款,且保持着良好的还款情况,切实助力农民解决资金难题,让供销社真正回归服务 “三农” 本位。

义乌改革的特色亮点


v4wp4gmv

“无证明城市” 打造

在全国率先打造 “无证明城市” 的进程中,义乌可谓是亮点频出,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办事的便捷与高效。

其一,强调多元参与,加速改革落地。义乌充分调动起了各方的主观能动性,汇聚起强大的改革合力。例如,通过 “改革体验官” 制度,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其中,他们以无证明城市群众办事案例为切入点,对政务服务进行体验监督,深入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有力地倒逼了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同时,在全市 14 个镇(街道)各选取 1 个具有代表性的村(社区)设立监测点,还利用微信建立起全市减证明工作群,能够即时掌握证明开具情况。而且 “两代表一委员” 也积极开展体验暗访达 40 余次,督促政府部门限期改进提升,使得减证明材料改革得以真正落地见效。

其二,打通信息孤岛,再造政府流程。取消证明材料这一举措,反过来促使部门去打通 “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当前,政务数据共享查询平台已经归集了全市 41 个部门多达 288 个信息项的数据,总计约 3 亿多条,并且开放各部门查询账号 1425 个,像营业执照登记信息、人口基本信息、婚姻登记信息、不动产登记信息等都实现了数据共享,群众无需再提供相关证明。针对那些因历史数据遗缺或数据质量暂时达不到直接共享的情况,比如无犯罪记录证明、户籍关系证明等,义乌还专门开发了证明材料核查平台,证明需求方只要在平台中发起申请,证明提供方就可以在平台及时反馈核查结果,实现了从以往 “坐着收证明” 到如今 “主动协作核查” 的积极转变。

其三,评估清理风险,科学减证全方位。为避免出现证明取消后群众办事反而更不便利或者出现监管空白等问题,义乌根据内部操作版事项清单,组织各相关单位按照金华无证明专班要求,对直接取消和申报承诺两种方式取消的证明材料,进一步开展法律风险评估。对于采用事中事后监管方式来消除法律风险的,还明确了具体的监管举措。在面对金融系统证明事项时,金融办、数管中心、银行保险机构等多次进行会商讨论,聚焦数据开放、数据安全等关键问题,明确以数据共享来化解减证风险,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向 68 家银行保险机构延伸,全方位保障减证工作科学有序推进。

其四,借力信用体系,强化后续监管。作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义乌在这方面有着扎实的基础,目前已全面归集 58 个政府部门、104 家金融机构的 1550 项信用数据,形成了覆盖 41 万法人和其他组织、220 万自然人且超过 1.9 亿条记录的多维信用数据库,同时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信用评价、奖惩等机制,为打造 “无证明城市” 筑牢根基。比如之前商事登记需要提供租房协议和房产证明,改革后,除专业市场外,商事登记全面推行住所申报承诺制,市场监管局按照 “双随机、一公开” 要求,对每年新登记和变更过住所的主体按比例随机检查,要是不如实申报住所,就会实行信用惩戒,情节严重的,还会撤销工商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以此强化后续监管,确保改革有序开展。

农业 “标准地” 改革

义乌在全国率先开展的农业 “标准地” 改革,宛如一把解开农业发展诸多难题的 “金钥匙”,从多个维度展现出其独有的特色。

首先,在政策制定方面,义乌积极作为,制定出台了《义乌市农业 “标准地” 控制性指标和管理操作流程(试行)》、农业 “标准地” 实施方案、项目认定实施细则等系列政策,通过这些政策文件,为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具体要求,让农业 “标准地” 改革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其次,创新建立了农业 “标准地” 的 “一三五七” 规则体系。从流转平台、流转机制和权能拓展三方面入手,推动农业用地集中连片流转,改变了以往土地流转分散、租期短等不利于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经营的状况,为农业 “标准地” 改革集聚了丰富的资源要素,使得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更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

再者,积极招引培育农业优质项目,对照 5 大控制性指标,严格筛选,择优植入农业 “标准地”。这一举措保障了进入 “标准地” 的项目具备较高的质量和发展潜力,有助于提升整个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避免了以往农业招商中可能出现的主体良莠不齐、短期政策套利等问题,让真正有实力、有意愿扎根农业发展的优质项目落地生根。

如今,农业 “标准地” 改革已在义乌全域推开,全市共完成农业 “标准地” 项目 319 个项目,面积达 8.67 万亩。这一改革不仅深化了 “亩均论英雄” 的导向,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还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预计每年可增加 1 万亩以上,同比增加 15% 以上;同时,倒逼企业自我提档,提升了农业产业质量,带动了 2000 多户农户增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200 多万元,优化了企业办事体验,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全面推动了农业招商引资工作,为义乌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领域,义乌在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征收制度这三方面均有着极具创新性的做法,探索出了一套贴合实际、成效显著的改革路径。

在宅基地方面,义乌率先在全国提出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 “三权分置” 制度设计,并从宅基地的取得置换、明晰产权、抵押担保、转让交易、有偿使用、有偿退出及民主管理等七方面,系统建立了 “1+7+9” 的制度体系。例如,通过落实宅基地所有权和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权,允许宅基地使用权在合法方式下有条件转让,让宅基地的价值得到进一步释放,既保障了农民的基本居住权利,又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宅基地价值的增值,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众多村民因此受益,像福田街道江北下朱村的 260 户村民顺利领到了不动产权证,类似这样的场景在义乌不断出现,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面,义乌明确入市主体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入市土地界定为规划确定为除房地产开发项目外的经营性用途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同时制定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价格体系,构建统一的交易平台,全部由市土地矿产市场服务中心采用招拍挂出让、租赁等方式公开入市。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入市 46 宗,总用地面积 295 亩,成交价款 2.63 亿元,扣除增值收益调节金后,村集体获益超过 1.89 亿元,有力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在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方面,义乌建立了公益性建设项目征地目录,非公共利益项目可通过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等方式取得土地,逐步缩小土地征收范围;健全征地争议由人大协调裁决机制,有效化解征地矛盾纠纷;优化土地征收程序,将土地征收 “两公告” 前置,提高了征地工作有效性,并减少征地时间跨度 35 日;完善多元保障,增加农民收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标准每年提高 10%,还探索开展留地安置货币化补偿。通过这些举措,妥善处理好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保障了农民基本权利,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益,广大农民获得感明显增强,也为中央决策和国家修法提供了宝贵的义乌样本。

义乌改革带来的影响

cyq33zs7

贸易能力提升

义乌通过这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有效解决了诸多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为自身贸易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也在全国小商品贸易领域树立起了新的标杆。

在整合贸易资源方面,义乌凭借其丰富的商品种类以及成熟的贸易网络,进一步打破了内外贸之间的壁垒,让国内外的贸易资源在这里汇聚融合。例如,义乌国际商贸城原本就汇聚了海量的小商品供应商,如今借助改革契机,吸引了更多国内外采购商前来对接,形成了一个资源高度集中、信息高效流通的贸易大平台,无论是国内特色小商品的外销,还是国外优质商品的引入,都变得更加顺畅。

而在增强市场采购便利性和灵活性上,义乌更是成果显著。以 “市场采购” 贸易方式为例,这一由义乌首创的贸易模式,为小商品出口提供了极为简便高效的制度,解决了多批次、多种类、小批量无票货物出口的难题,已经在全国 39 个市场复制推广,成为外贸稳增长的重要举措。如今,在深化改革的推动下,该贸易方式不断优化完善,从货物的组货、报关,到运输、结算等各个环节,都进一步简化流程、提高效率,让商户能够更轻松地开展对外贸易,快速响应国际市场的订单需求。

同时,义乌还积极拓展贸易渠道,加强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通过中欧班列等方式,将小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中亚等地,大大提升了贸易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使得义乌在全球小商品贸易中的话语权与主动权不断增强,真正成为了全球贸易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数字化与创新转型

在当今全球经济数字化浪潮的大背景下,义乌在改革中紧紧抓住机遇,大力推动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新型业务发展,全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贸易生态系统。

在跨境电商领域,义乌目前已有超过 68 万户电商主体,其中跨境电商主体数量超过 26 万户,今年 1—11 月,义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高达 1285.9 亿元,同比增长 16.09%,成绩斐然。众多跨境电商从业者在义乌这片热土上,借助各类电商平台,将小商品销往世界各地。而且,义乌不断优化跨境电商发展环境,比如推动完善跨境电商规则,围绕电商平台建设、数据安全、支付结算、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则,为从业者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数字贸易方面,义乌积极打造数字化贸易综合服务平台 Chinagoods,该平台打通了包括前期采购对接、商户报价、订仓拼货、报关出口,甚至海外仓储存等全链条的数字化。全链条数据多维交叉验证,基本可以确保贸易真实性,不仅解决了银行放贷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也让整个贸易流程更加透明、高效。

同时,义乌在海关通关流程优化上狠下功夫,实现了智能化通关,大大提高了货物的通过效率,减少了货物在口岸的滞留时间,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在物流配送体系方面,义乌积极探索智能化升级,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跟踪、智能调配,像如今已推出美西 “15 日达”、义乌 — 韩国 “3 日达” 集拼快线、义乌 — 菲律宾 “10 日达” 丝路快航等特色物流服务,以 “快递的服务、货运的价格” 创新发展国际物流,极大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让义乌小商品搭乘数字快车更顺畅地走向世界各个角落,赋予了地方经济蓬勃的创新基因。

区域协同发展

义乌的改革对于长三角经济圈来说,犹如一颗投入湖泊的石子,激起了层层积极的涟漪,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义乌的成功经验为长三角地区带来了显著的产业联动效应。义乌作为全球知名的小商品贸易中心,拥有完善的产业链条,从商品的生产、加工,到销售、物流等环节一应俱全。在改革的推动下,这些产业环节与长三角周边地区的产业形成了紧密的互补与协作关系。例如,周边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可以借助义乌庞大的销售网络和贸易平台,将产品更高效地推向全球市场;而义乌也可以依托周边地区在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产业生态。像苏州、无锡等地的一些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义乌的电子产品类小商品提供优质配件,共同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助力区域内产业协同升级,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另一方面,义乌在改革中强化了自身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强劲引擎的作用,积极推动周边地区更深入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共享贸易资源、共建物流通道、共推市场拓展等方式,加强了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比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义乌与周边城市共同打造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实现了货物、人员的快速流动,促进了区域内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同时,义乌还积极开展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经贸合作活动,举办各类商品展销会、投资洽谈会等,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资本在区域内流动,提高了整个长三角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为未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增添了强大动力,让长三角地区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更具竞争力。

内外贸协同发展

此次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方案高度强调了内外贸的有机结合,这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双循环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贸易便利化方面,义乌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内外贸的交易流程更加简便、高效。例如,在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过程中,统一了内外贸的采购标准和操作规范,无论是国内采购商还是国外采购商,都能按照清晰明确的流程进行交易,减少了因标准不一致带来的沟通成本和操作难度。同时,义乌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实现了内外贸货物在保税区内的高效流转、仓储、加工等,为企业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平台,让内外贸的衔接更加紧密、顺畅。

在规范化方面,义乌加强了内外贸一体化标准建设,从商品质量、知识产权保护,到贸易合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且统一的规范要求。这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提升了国内外市场对义乌商品和贸易环境的信任度,吸引了更多优质资源汇聚。

而且,通过内外贸的协同发展,义乌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配置效率,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国内丰富的生产要素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外贸出口,满足国际市场对小商品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而国外的先进技术、优质原材料等也能更便捷地进入国内市场,促进国内产业的升级和创新。例如,一些国外的新型环保材料通过义乌的贸易平台引入国内后,被应用到小商品的生产中,提升了产品的环保性能,使其在国内外市场都更具竞争力,从而形成了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助力我国经济在双循环的格局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义乌改革取得的成果


6om2vl4j

经济数据体现

义乌在经济数据方面呈现出喜人的增长态势,彰显出改革带来的强大动力。2023 年,义乌出口额突破 5000 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 2011 年的 255.04 亿元增长至 5660.5 亿元,增长了 20 多倍,展现出强劲的外贸发展势头。地区生产总值方面,2023 年达 2055.6 亿元,成功进入全省县(市、区)前十行列,对比 1978 年的 1.28 亿元,是其 1606 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 13.6%,人均生产总值也从 1978 年的 235 元提升到 2023 年的 108447 元,为 461 倍,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出义乌整体经济实力的大幅跃升。

在金融规模上,同样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扩大,1949 年义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仅 0.68 万元,到 2023 年已达 5212.69 亿元;贷款余额从 1949 年末的 0.05 万元,跃升至 2023 年的 5013.89 亿元。再看工业领域,义乌工业总产值从 1978 年的 0.75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1660.9 亿元,工业增加值由 0.24 亿元增至 565.1 亿元,充分体现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此外,民营经济和电子商务也十分亮眼,2023 年义乌在册市场经济主体总数达 105.46 万户,新设内资经济主体 256544 户,其中企业 60739 户,个体工商户 195805 户,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县(市)第一档。2011 年至 2023 年,义乌电子商务交易额从 347 亿元攀升至 4423.67 亿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 1211.6 亿元,业务量位居全国第三批跨境电商综试区第一,网络零售额连续七年位列全省各县(市、区)之首,2023 年电商专业村累计达 225 个,电商镇有 13 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达 95 个,内外贸网商密度分别位列全国第一、第二,邮政快递业务量在 2023 年累计完成 105.8 亿件,全省排名第一,全国城市排名第二,这些数据都凸显了义乌在经济各方面的丰硕成果,是改革成效的有力见证。

社会层面成果

在社会层面,义乌改革同样成绩斐然。教育领域,义乌市教育研修院的《对标施测 进阶研修 改进学教 —— 以小学期末纸笔测评变革优化教育生态的义乌实践》成功入选浙江省第四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报送的《德技并修 六维一体 三化协同打造高职学生评价新范式》案例也入选其中,还有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相关教育评价改革案例上榜省教育厅公布的典型案例,这些都体现了义乌在教育评价改革方面的积极探索与突出成果,推动教育向更科学、更优质的方向发展。

“最多跑一次” 改革成效显著,义乌致力于打造 “干事不受礼、办事不求人” 城市,争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大力推进 “办事一次不跑、需求一号响应、政策一次到位、监管一网通管、信用一网通享、服务一生相伴” 的 “六个一” 工程。像开办企业实现全流程仅需一张身份证、一个环节、一个工作日(8 个工作小时)、零费用办结,“义网通办” 平台省定事项实现 100% 网办和掌上办,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从 120 个减至 72 个,诸多改革措施落地生根,让办事群众、企业主体切实感受到营商环境的巨大改变,还获得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以及群众的普遍认可,“互联网 + 监管” 改革得到李克强总理批示肯定,商事登记改革获国务院激励,部分工作还向全省进行复制推广。

在带动就业方面,义乌市场关联带动全国 3200 多万人员就业,市场经营主体突破 102 万,总数占全省十分之一,每 10 人中就有 7 个是 “老板”,为众多人提供了创业就业的机会和平台。

公共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义乌在全省率先实现入住养老机构 “一站式” 办理,通过在浙里办 app 开通入住养老机构申请功能,与卫健局数据共享获取老人体检信息等方式,免去老人提交体检报告的繁琐,有效实现养老机构与老年消费者之间信息对称,为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提供便利,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总之,义乌改革在社会的多个维度都展现出积极影响,让城市发展更具温度与活力。


抢抓电子电器行业万亿级规模消费市场,依托义乌市场、外贸、跨境电商、国内电商、直播供应链全渠道买家集聚优势,贸义星展览以”拓外贸、畅内销”为目标,凭借强大资源优势和专业化运作,构建一站式供需对接平台,帮助企业拓展海外渠道,着力打造华东地区唯一的消费类电子电器行业专业展会营销平台,促进电子消费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在上级主管单位的指导下,义乌市贸义星展览公司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定于2025年4月27-29日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义乌消费电子及电器博览会暨光储充技术应用展” 



usmbvj4u


观众预登记